科研创作
中国戏曲学院是中国唯一一所独立建制的培养戏曲艺术高级专门人才的院校,始终以继承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形成了“教学、实践、科研、创作”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中国戏曲教育的最高学府。近些年来,学院重视科研和创作,制定了一系列科学规范的管理文件,从政策、资金、管理等各方面都给予倾斜,广大教职工科研申报积极,学术气氛活跃,科研和创作成果显著,有力地促进了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
一、重视科研管理 促进教研互动
学院领导对科研工作高度重视,采取了许多有力措施加强科研建设,例如在教学、创作和科研关系上,学院统一思想认识,强化政策支持,规范管理制度,形成了艺术实践、艺术创作、艺术科研带动教学,促进教学的良性互动局面。近年来的这一良性互动机制进一步得到完善,如2017年学院制定了《中国戏曲学院学术出版资助管理办法》;2019年根据上级科研经费“放管服”精神,重新修订了《中国戏曲学院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办法》;出台了《中国戏曲学院横向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办法》等系列规范科研管理的文件,对科研和教学建设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学院鼓励将科研成果转化应用于教学。在教师职务晋升或在进行教师职务岗位聘任时,本院都坚持科研成果与教学成果并重,把科研成果作为教师职务晋升和教师职务岗位聘任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国戏曲学院教师职务聘任制实施办法》中明确“对在教学科研工作中有突出成就和贡献的人才可不受学历、资历等条件限制聘任相应的教师职务岗位。”2017年实施的《中国戏曲学院教师岗位职责》中规定,教师要“以教学为主责,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完成学院规定的教学、科研工作量”,并在各级教师岗位职责中细化了科研及创作工作的要求。2017年实施的《中国戏曲学院教师岗位设置管理实施细则》中提到,在岗位设置时,向学院教学科研发展重点倾斜,努力培育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学科专业群。
在重视科研管理和教研互动的同时,学科建设在2019年度也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由本院申报的与北师大结对共建学科“戏剧与影视学”入选北京高校首批高精尖学科建设计划,学院将以北京高精尖学科建设为引领,立足于服务北京“四个中心”建设,满足北京及国家戏曲艺术人才需求,在戏曲高精尖人才培养、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高精尖科研项目孵化等方面加强研究和建设,不断完善学科管理体制,强化学科内涵建设,将本院学科建设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提升科研立项 增强学术水平
2013年以来,本院共从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教育部、文旅部、北京社科联、北京戏曲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基地和市教委以及本院取得科研立项课题近二百项。全院各类项目申报数量和立项率逐年呈上升趋势。
在国家级项目中,利用本院在京剧领域的特色优势,大多集中在对京剧史料、表演体系和对著名人物像梅兰芳先生艺术观的研究等,逐步构建起京剧学的通论架构。2014年,谢柏梁教授主持的科研项目《戏曲艺术当代发展路径研究》获得了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立项; 2018年,冉常建教授主持的科研项目《戏曲人才培养体系研究》接力获得该类项目的重大项目立项;2019年,吴新苗教授主持的科研项目《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戏曲史(北京卷)》继续获得本类别的重大项目立项;2020年曹林教授主持的科研项目《新中国舞台美术发展研究》,第四次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资助,充分展示了我院雄厚的科研实力。在省部级项目中,从2013年起,立项总数高达40余项且逐年增长,项目内容丰富,既有对戏曲理论前沿的探索,也有对戏曲舞台技术层面的研究,涵盖范围包括了戏曲文学、导演、美学、批评、戏曲教育和戏曲影视等多方面研究领域:如关于梅兰芳生前文献搜集整理与《梅兰芳全集》编纂、中国古代戏曲批评史研究、京剧表演艺术理论体系的构建、传统戏曲舞台美术与文化生态研究和有关京剧术语翻译研究等。此外,伴随着当代多媒体的发展和有机学科的建构,学院科研一直致力于对戏曲艺术与现代多媒体结合所形成的新兴领域的探索性研究。
本院自2013年以来,从市教委科研计划项目中获得立项共40余项,立项数稳定,研究内容主要关于戏曲艺术教育、戏曲创作和舞台实践,对本院教学、科研、管理及学位点建设起到促进和推动作用。除此之外,为提升学院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学院不断加大对院级科研项目的支持力度,2013年以来共资助院级科研项目77项,这些项目较好地发挥了科研孵化作用,为学院青年教师培养科研意识、提升科研能力和培育科研氛围打下了良好基础。
在科研项目立项逐年增长的态势下,学院艺术实践项目也取得了巨大的突破。其中,戏曲评论高级研修班、2017年全国戏曲院校教学成果展演(武生、武旦、武净、武丑)、京剧武旦(阎派)表演人才研习班、京剧京胡演奏人才高级研修班等均入围国家艺术基金;京剧叶派小生艺术高级研修班、北京市中小学“戏曲韵律操进校园”师资培训项目入围北京文化艺术基金项目。
除了中国戏曲音乐学会、中国戏曲导演学会两个国家一级学会秘书处常设本院外,学院还拥有包括戏曲研究所、京剧研究所、梅兰芳艺术研究中心、张火丁京剧程派艺术传承中心、宋飞胡琴艺术传承传播中心等多个学术研究平台。2013年学院获批“北京戏曲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基地”,2016年成功入选首批“中国文艺评论基地”,这些科研平台有力地支持了学科专业建设,促进了教学水平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建设教师梯队 丰富科研成果
梯队布局合理,其中有教学经验丰富、学术成果显著的老教授、老专家;也有取得一定科研成绩、在戏曲专业领域有所建树的中青年骨干教师;更有在戏曲表演和戏曲研究领域有较高造诣的著名领军人物。以上人员在年龄结构上是老中青搭配,其中最年轻的教师年龄为27岁,大多数教师年龄在35-55岁之间。在职称结构上,也是中、高级职称紧密协调。在所研究的项目中,科研成果形式多种多样,有学术著作、学术论文,也有专业教材、多媒体教学课件、剧目创作整理、调研报告等。
科研成果方面,傅谨教授的专著《草根的力量——台州戏班的田野调查与研究》和海震教授编著的教材《中国戏曲音乐史》分别获文化部全国文化艺术科研优秀成果奖二、三等奖。在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方面,傅谨教授所著《二十世纪中国戏剧导论》和《薪火相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冉常建教授所著《表意主义戏剧—中国戏曲本质论》、谢柏梁教授所著《中华戏曲文化学》、王云亮教授所著《话语的转型:以宗白华的中国画理论为解析案例》以及李小红副研究员所著《<鼎峙春秋>研究》均有力地支持了学科专业建设,促进了学院科研水平不断提高。
人才成果方面,学院创新团队项目“京剧新剧目创作模式研究”,由享有国际声誉的著名戏曲表演艺术家张火丁教授担任项目负责人。这个项目具有很高的舞台实践与理论研究价值。另外,2013年以来,本院有5个长城学者项目,12个青年拔尖人才研究项目,10个青年英才计划项目,6个组织部优秀人才项目,也都具有很高的研究层次和学术价值,对提高本院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创作实践方面,学院积极参与重大艺术创作,完成各级优秀戏曲剧本创作扶持和优秀经典戏曲剧目影视创作,创编了《白蛇传》、《梁祝》和《长征组歌》等一批批具有民族性、时代性以及学院风格的优秀作品,本院还获得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提名奖、全国优秀剧目奖、国际戏剧协会(ITI)音乐戏剧奖等奖项。此外,学院倡议成立了“中国戏曲教育联盟”,与全国65所戏曲人才培养院校团结协作,抱团发展;承办了由中宣部、文旅部主办的体现国家文化价值导向的2017、2018、2019年“新年戏曲晚会”;参加“一带一路”第二届国际高峰论坛及“亚洲文明嘉年华”演出;承办文旅部主办的第三届“梨花杯”全国青少年戏曲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活动和戏曲艺术人才培养活动及“名家传戏——当代戏曲名家收徒传艺工程”;承办北京市教委 “国戏杯”全国学生戏曲大赛等各项重大活动。
四、活跃科研气氛 加强学术交流
高水准的学术交流和浓郁的学术氛围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特征,也是教学工作的必要土壤。近年来,学院设专项经费支持教师参加学术会议以开阔视野,紧跟学术发展动态,资助知名专家学者来本院举办学术讲座。为了进一步加强科研和学术平台的建设,学院已成功举办了八届京剧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五届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学术会议和戏曲多剧种研讨会、戏曲音乐与人才培养学术研讨会、舞台美术工程与剧院建筑教育论坛、中国戏曲评论高峰论坛、中国地方戏曲发展论坛等重大活动,也邀请了国内外一大批知名人士来校讲座,既增强了本院学术的影响力,也使全院在提高科研能力的同时拓宽了科研队伍学术视野。各类研讨会在艺术领域引起热烈反响,出版了多部学术论文集,所取得的学术成果和理论探讨,对京剧学学科的发展、京剧研究领域的拓展以及戏曲教育和人才的培养,有着重要意义和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