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诚团结谋发展 “剧”力质量促提升——尹晓东张尧出席京剧表演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大讨论会议
5月13日,京剧系在线开展京剧表演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大讨论。本次讨论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和学院第三次党代会精神,推进“十四五”时期学科专业发展,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将学院关于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大讨论的动员部署和精神内涵落实到位。我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尹晓东,副院长张尧,学院艺术总监、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京剧系主任于魁智,退休教授代表马玉璋、李丽萍,国家京剧院一团常务副团长、一级演员脱志国,北京京剧院梅兰芳京剧团团长、一级演员李宏图出席会议,京剧系领导班子成员、全体教师参加讨论。会议由京剧系副主任张威主持。
尹晓东首先对与会院内外专家、教师群策群力谋发展的责任心与使命感表示由衷感谢。他强调,新时代对艺术的标准和要求更高,给予戏曲人才培养的条件和环境更好,落在当代教育者肩上的培养高质量戏曲专业人才的使命与责任更重。京剧系要沉心静气,主动倾听各方意见建议,认真系统地梳理、研究、总结过去数十年累积下来的丰富的人才培养传统和戏曲教育规律,不忘来路,开辟前路,善始善终,善做善成;要厘清继承传统是创新发展之根的办学思路,扎扎实实坚持在坚守中发展、在继承中创新,强化对学生创新创造能力的培养,不辜负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回答好时代问卷,为培育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既善守正又能创新的京剧专业人才打下坚实基础;要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和教育自信,在建设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戏曲艺术大学发展目标的道路上砥砺初心,奋楫扬帆。
张尧表示,京剧系新一届领导班子在全面贯彻学院第三次党代会精神,落实学院十四五发展规划和2022年度党政工作要点等重点工作中,求真务实。他从加快建立京剧高级人才培养标准体系,加强京剧高规格标准课程建设,建立京剧系师资标准,探索校企合作的京剧人才培养机制,研究京剧人才培养的大中专一体化模式,认真总结学分制京剧人才的培养经验等六个方面提出了系统要求。他强调,京剧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路径要明确,具有可操作性;要科学、合理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结构,加强京剧思政金课打造,提升教材建设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程度;要系统化、量化师资高规格标准,传承国戏持中秉正的教学风格;要在系统调研人才需求总方向的前提下,推进招生计划和人才培养工作;要客观分析大中专一体化,锚定不同阶段人才培养的目标和任务;要进一步总结深化学分制改革。
于魁智表示,能与杰出校友、专家老师们连线共话人才培养,倍感愉悦和振奋。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实现人才培养质量和教育教学水平的全面提升,需要群体的智慧和久久为功的决心。人才培养是全链条、系统性的,要做到因材施教,需要有丰富教育教学经验的专家为教学计划制定、课程设置等关键环节把脉,也需要来自院团的、心系学院发展的专家们,就人才输出需要具备哪些素质、目前的人才培养需要坚持的优长和亟待弥补的短板是什么等问题,给予客观地、一针见血地诊断。要主动把专家“请进门”,把问题意见“带进门”,把革新成果“送出门”,助推京剧系人才培养更有的放矢,更具科学性、系统性,更符合京剧人才培养规律,实现教学风格、艺术风格的回归,真正达到“出人出戏”的育人目标。
在近四个小时的会程中,与会专家积极建言。马玉璋强调,提高教学质量、推进人才培养,各级领导的正确指导与安排、师资队伍建设、学生的勤奋刻苦三者缺一不可,其中师资队伍建设是最关键因素。要强化教师精准教学的能力水平,成为“精”师,成就“经师”。要具备“三能”“四会”,“能”发现问题、“能”解决问题、“能”正确示范,“会”教、“会”讲、“会”写、“会”演。
脱志国表示,从接收毕业生的情况看,质量总体较好,但也存在一些显而易见的问题,如基本功不够扎实,本工行当之外的基本知识技能储备匮乏,所学内容过于单一,舞台实践经验积累不足等。他强调,要继承前辈“出人出戏”的宝贵经验,以戏带功,以演出实践促进京剧程式的学习。
李宏图指出,从根本上解决人才培养质量问题,首先在于选材。要组织一支独具慧眼,具有长期丰富舞台艺术实践经验,对人才的认知程度较高,艺术审美能力强的专家评审团队;要做好深入的调查研究,一方面调研生源质量,一方面调研院团人才需求;要结合招生情况按行归路,找准发展路径。第二在于教师队伍建设,要有一支专业素质过硬,有强烈使命感和责任感的教师队伍,要规范师资标准,激发教师以丰富舞台实践涵养教学的主动意识。此外,他还从强化学生舞台实践,给学生开设了解剧院团艺术规律的专门课程,构建高标准艺术观等层面提出了建议。
李丽萍谈到,培养学生的目标和培养方案设计要紧跟时代发展需要,要重视专业基础理论课建设,着力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理解能力。并提出应适当选取现代戏剧目充实课堂教学,师资队伍年龄结构有待优化等建议。
张晶、徐小刚、王婷、李艳艳、焦敬阁、杜鹏等多位京剧表演专业教师,就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关注教师职业发展和专业水平提升,推进因材施教、精准分类的招生和人才培养改革,引导学生主动形成勤奋刻苦、集腋成裘的求学思维,扎实基本功训练、提升综合素质以适应院团创作实践需要,推进校企联合培养,以及量化考核评分标准等话题,进行了交流。
王媛表示,研讨会是一次思想的碰撞,对于进一步推进京剧系的教育教学改革,作好京剧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这篇大文章,实现从“抱团干事”到“抱团干大事”“抱团干好事”,直到“成大事”的戮力同心、务实笃行,实现“专业与行业”“学校与院团”“艺术传承与服务社会”“戏曲本体传承与时代创新”的结合,意义重大。可以通过党组织共建的方式,以讲座形式将院团专家的阅历经验分享引入第二课堂,补齐学生与社会脱节的短板。重视选材辨才、分类指导、因材施教,将招生、课程设置跟院团的实际需求相匹配。抓好教师队伍建设,依托“教育者先受教育”的规律,给老师们发展创造更好平台,给行业以更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推进学院事业发展,不负时代赋予当代“菊坛园丁”的责任与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