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中国高端戏曲人才培养的摇篮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公告- 学院新闻
栏目导航
新闻公告
学院新闻

“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国戏学子在京华大地书写青春华章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时代新人培育、文化强国建设重要指示精神,北京市委宣传部、市委教育工委推出“‘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行动计划,推动首都高校人才培养和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双向互动、相互赋能。

学校师生参加“‘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行动计划2023成果展示交流活动

国戏学子在“‘京’彩文化”中绽放精彩青春

2024年4月,2024年“‘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行动计划全面启动。中国戏曲学院作为首批试点高校,本年度接力出发,参与“红色行”“古都行”“文艺行”“志愿行”“园区行”“书香行”六个机制,组织、参与13个项目、18个活动。广大国戏学子发挥专业特长,将戏曲艺术特色融入社会实践、艺术实践、志愿服务等各项活动中,为首都高质量发展注入青春力量,在文化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红色行”在红色地标中追寻红色足迹

5月21日上午,国戏青年走进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参加了以“青年毛泽东的北京革命足迹”为主题的“觉醒年代”研学行项目。在研学导师、纪念馆馆长杨家毅的指导下,同学们沿着青年毛泽东在京革命足迹,先后参观北大二院旧址“伟大开篇——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组织专题展”,北大红楼“光辉伟业 红色序章——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主题展”,陶然亭慈悲庵“先驱者的奋斗——慈悲庵党的早期活动专题展”并瞻仰高君宇烈士墓,在红色旧址中“沉浸式”参观践学,更加真切地感受青年毛泽东的信仰之坚定,行动之果敢。京昆系研究生付家瑞动情地说:“在参观过程中,仿佛能听见历史的回响,跨越时空看到那个年代的历史人物在这里畅谈。一幕幕历史浮现在眼前,让我为民族觉醒而泪目。”舞台美术系研究生高铭泽表示,在解说员的悉心讲解下思绪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个无数仁人志士为国之崛起倾尽热血、充满激情和理想的年代,“我相信前辈们的崇高意志会被新时代青年所传承,传奇的光辉永不熄,赤红的精神永不灭!”

6月12日,由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主办,北京广播电视台北京时间承办的流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堂——北京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精品展览进校园项目启动,我校等11所高校获颁“流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堂合作院校”。该项目是2024年“‘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行动计划“红色行”中的重要内容,把博物馆、纪念馆红色资源带到学生身边,推动党史进课堂、进头脑。

7月1日,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大红楼三周年之际,北大红楼保护利用与学术成果发布座谈会在京举办,我校学生代表京昆系研究生吴津瑶、艺术管理与文化交流系本科生于世宁参与本次活动。会上发布《北京大学红楼保护利用工程报告》和系列学术研究成果,启动“觉醒年代”暑期研学计划。国戏青年持续加深对红色文化的理解,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古都行”在百馆千展中开拓眼界视野

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百馆千展万人观”——首都高校师生走进博物馆活动。学校学生“青马班”学员,学生会、研究生会成员等300余名学生分别前往中国地质博物馆、中国电影博物馆等7个博物馆参观学习,在实践中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参观完中国电影博物馆后,音乐系本科生张逸然感触颇深,她说:“最令我感动的是那些讲述电影人奋斗历程的展区。他们在艰苦的条件下,凭借着对电影的热爱和执着,创造出了一部又一部经典之作。他们的故事让我明白成功并非偶然,而是源于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对梦想的追求。这次参观不但让我对电影的发展有了更全面的了解,更激发了我对艺术和创新的思考。我要努力学习知识,培养自己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希望有朝一日能为中国电影的发展贡献力量,让更多精彩的故事在银幕上绽放光彩。”

“馆内藏品丰富,化石、矿物、岩石等琳琅满目,每一件展品都承载着亿万年的岁月痕迹!”在参观了中国地质博物馆后,戏曲文学系本科生王耀晨激动地说,“在老师的讲解下,我对地球的形成、生命的演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通过亲眼目睹和亲身体验,我轻松步入精彩纷呈的地学空间,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表演系研究生李佳凡与同学们一同参观了蒙藏学院旧址、民族文化宫,她说:“通过一幅幅珍贵的历史图片、一件件生动的实物展品,我们共同回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民族工作的光辉历程,看到了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民族问题实际相结合,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各民族大团结的中国,一定是无往不胜的!”

作为明代皇家寺院,法海寺以其精湛的壁画艺术闻名遐迩。艺术管理与文化交流系本科生崔效榕在参观了法海寺壁画艺术馆后表示,她特别关注法海寺及其周边地区作为文化交流节点的历史地位。“模式口地区自古便是京西古道的重要节点,商贾云集,它不仅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更促进了佛教文化、建筑艺术、民俗风情等多种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这让我开始思考,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艺术管理与文化交流工作更应注重跨文化的对话与理解以及多媒介的传播选择,从而促进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

“文艺行”在观剧展演中提升专业能力

《亲爱的学弟学妹》走进中国戏曲学院

我校积极推进广播影视秀——首都高校学生参与广播电视节目策划录制项目,6月5日,“‘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行动计划文艺行综艺节目《亲爱的学弟学妹》到我校录制,国戏校友谭正岩、郑业成、褚沣怡重返校园,与在校生共同筹备并演出“毕业大戏”。校友们结合自身经历认真回答同学们在学习、实践、就业等方面的困惑,让同学们备受鼓舞。与此同时,同学们在节目录制中将自身所学运用到实际,进一步拓展视野,检验专业能力。

在“大团小团手拉手”活动中,我校50余名学生观摩了“佳作有约”精品剧目展演中的昆曲经典《狮吼记》《玉簪记》以及梅派经典传统折子戏《天女散花》《游龙戏凤》《太真外传·盟誓》《廉锦枫》《穆桂英挂帅·捧印》等,更加真切感受戏曲艺术的独特魅力,领悟戏曲承载的中华民族深沉的价值追求和独特的中华美学精神。

“志愿行”在志愿服务中彰显青春风采

自4月以来,国戏学子积极参与“文化志愿 青春微笑”——首都高校力量日常参与志愿服务品牌项目。在“名人故事汇”活动中,我校与宋庆龄故居建立了一对一定点志愿服务合作,188名国戏志愿者参与宋庆龄故居文管部文物账整理抄写、图书资料整理和宋庆龄同志生平展志愿讲解、现场指引等志愿服务工作,志愿时长总计635小时。戏曲文学系本科生黄欣妍说:“在听雨屋里,伴随着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声,我们翻阅并整理国际友人与宋庆龄之间的故事,过程中意外阅读到乔治·何克短暂却波澜壮阔的一生、苏菲与马海德之间长相厮守的爱情、斯诺与海伦为了工合四处奔走的拼命模样,让我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感。”同学们在服务中深刻领悟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性。新时代青年应该铭记历史、珍惜当下、展望未来,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7月29日至8月2日,学校京昆系11名学生参与了2024年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时代小先生夏令营,为小营员进行了身段展示及戏曲唱段表演,帮助孩子们初步了解戏曲知识、感受戏曲魅力。在8月2日下午举行的夏令营闭幕式中,我校学生表演了经典戏曲唱段,并指导小营员完成闭营式演出。对同学们来说,这是一次生动的专业实践,让他们在志愿服务中切身感悟“教学相长”的含义,有效提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文化燃起来 青春我出彩”活动中,我校派出的4支文艺小分队充分发挥专业特长,积极开展首都大学生文艺实践进基层活动。在湖广会馆和园博园,京昆系学生表演了《红娘》《将相和》《钓金龟》《坐宫》等剧目选段;在中粮可口可乐饮料(北京)有限公司,表演系学生为观众献上一场精彩的戏曲快闪表演;在中华世纪坛,导演系学生上演红色戏曲情景式表演《薪火相传 星火燎原》;在世界花卉大观园,音乐系学生为游客演唱学生原创作品。京昆系本科生刘乃嘉在演出中收获颇丰:“演出让我深刻体会到‘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它不仅要有技巧的支撑,更要有情感的注入。只有当二者结合,才能触动人心,让人留下深刻印象。我们的演出吸引了很多观众驻足欣赏。”国戏学子通过轻松活泼的“快闪”活动,在文艺实践中厚植爱国情怀,助力首都全国文化中心建设。

“清晨,我和小伙伴们坐车来到30公里开外的北京城市图书馆担任志愿者。”导演系研究生王宝城回忆到,“志愿服务期间,我收获了老年人们主动的简短笑谈、年轻父母们诚挚的感谢,还有小朋友送来的棒棒糖。”5月,我校组织40名学生志愿者参与“志汇绿心”活动,负责维护北京城市图书馆场馆秩序、辅助读者操作设备等工作,为读者创造便利而安静的阅读环境。此外,30名同学走进北京艺术中心参与“青春与志愿同行”活动项目,助力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设施的运营保障,为观众提供问询引导、物品寄存、秩序维护以及特殊群体帮扶等服务,不仅提升了自身能力和素质,也展示了首都高校学子的青春风采和担当精神。

“园区行”在调研实践中贡献国戏力量

7月17日,“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园区行活动启动。我校团委书记兼学生工作部副部长张瑶、艺术管理与文化交流系副教授胡娜受邀参与此次活动。胡娜将作为指导教师带领学生贾雨馨、朱琦乐、林凡参与调研项目,以研究小组为单位,围绕园区转型升级、产业链建设、文化空间建设、公共服务优化、品牌传播等领域开展调查研究并形成调研报告。学校持续利用好“‘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行动计划平台,让国戏青年亲身进行岗位实践,深入了解园区经营发展情况,提高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自“‘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行动计划开展以来,中国戏曲学院等高校学子打卡首都发展地标、讲述红色故事、开展文物研究、参与志愿服务、献策产业园区,成为首都文化建设中亮丽的青春风景线,在丰富精神内涵、提升专业能力的同时,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注入了青春活力。学校持续积极推进“‘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行动计划,充分发挥戏曲艺术特色优势,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为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添砖加瓦,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贡献国戏力量。